2025, 47(1):1-4. DOI: 10.3969/j.issn.1004-4949.2025.01.001
摘要:目的 分析口腔正畸治疗中应用无托槽隐形矫治技术的临床效果及对患者牙齿功能及美观程度的 影响。方法 选取2023年1月-2024年1月无锡学前街瑞泰通善口腔医院接待的86例口腔正畸患者为研究对 象,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参照组和试验组,每组43例。参照组实施传统固定矫治器治疗,试验组实施无托 槽隐形矫治技术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牙周指标、牙齿功能和美观程度。结果 试验组临床治疗总有 效率为97.67%,优于参照组的83.7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试验组治疗后龈沟出血指数、牙龈 指数及菌斑指数均低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治疗后咀嚼功能、语言功能及美观 程度评分均高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将无托槽隐形矫治技术应用于口腔正畸治 疗中能有效改善牙周指标,提高牙齿功能及美观程度,可提升总体临床疗效,值得临床加以应用。
2025, 47(1):5-8. DOI: 10.3969/j.issn.1004-4949.2025.01.002
摘要:目的 分析在牙周病致前牙移位患者中实施口腔正畸对其牙齿美观性及咀嚼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 取2023年1月-2024年1月江门市口腔医院外海门诊部收治的90例牙周病致前牙移位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 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5例。对照组接受牙周病常规治疗,观察组在牙周病常规治疗后行口腔正畸治 疗,比较两组牙齿美观性、咀嚼功能、治疗效果、牙周健康指标及生活质量。结果观察组治疗后牙齿美 观性评分高于对照组(P <0.05);观察组治疗后咀嚼运动时肌电数据高于对照组,前牙咬合距离低于对 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7.78%)高于对照组(66.67%)(P <0.05);观察组治疗后PD、 PLI均低于对照组(P <0.05);观察组生活质量各项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 <0.05)。结论在牙周病致前 牙移位患者常规治疗后行口腔正畸,可有效提升牙齿美观度,改善患者的咀嚼功能,有利于提高牙周健康 水平及生活质量,临床应用价值确切。
2025, 47(1):9-12. DOI: 10.3969/j.issn.1004-4949.2025.01.003
摘要:目的 探究牙列缺损合并错牙合畸形患者应用固定矫治器正畸治疗联合种植义齿修复治疗的效果。 方法 选取2021年1月-2023年1月盱眙县人民医院口腔科收治的60例牙列缺损合并错牙合畸形患者作为研究 对象,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研究组(n =30)、基础组(n =30)。基础组给予种植义齿修复治疗,研 究组在此基础上加用固定矫治器正畸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咀嚼效率、美观程度、并发症发生情 况及血清指标水平。结果 研究组总有效率为100.00%,高于基础组的83.33%(P <0.05);研究组治疗 后咀嚼效率、红色美学指数和白色美学指数均高于基础组(P <0.05);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基础组 (P <0.05);研究组治疗后IL-1b、PGE、MMP-8、sICAM-1水平均低于基础组(P<0.05)。结论 固定 矫治器正畸治疗联合种植义齿修复治疗能够提高牙列缺损合并错牙合畸形患者的治疗效果,改善咀嚼功能程 度及美观程度,减少并发症发生情况,降低血清因子水平。
2025, 47(1):13-16. DOI: 10.3969/j.issn.1004-4949.2025.01.004
摘要:目的 研究正畸联合烤瓷美容辅助牙齿矫正对患者美观及咬合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9年 1月-2024年1月西安济仁医院收治的70例牙齿矫正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5例。对照组行 单一正畸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增加烤瓷美容辅助治疗,比较两组咬合情况、美学修复效果、并发 症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咬合接触时间长于对照组,左右侧力百分比小于对照组,力中心距离短于对照 组(P <0.05);两组治疗后牙齿颜色、形态、半透明程度、边缘美观度评分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牙齿颜 色、形态、半透明程度、边缘美观度评分高于对照组(P <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2.86%,低于对 照组的20.00%(P <0.05)。结论 牙齿矫正患者进行正畸联合烤瓷美容治疗的效果较好,可有效增强咬合 力,提高美观度,降低并发症发生风险。
2025, 47(1):17-20. DOI: 10.3969/j.issn.1004-4949.2025.01.005
摘要:目的 评价正畸疗法联合口腔修复疗法治疗先天性缺牙的效果。方法 选取2023年3月-2024年3月我 院收治的150例先天性缺牙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75例)和观察组(75例)。对照组应用口 腔修复疗法,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应用正畸疗法。比较两组临床疗效、临床指标(菌斑指数、软垢指 数、美观程度评分、咬合力、咀嚼效率)、语言功能和咀嚼功能恢复时间、不良反应发生率、治疗满意 率。结果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7.33%,高于对照组的86.67%(P<0.05);观察组治疗后各临床指标优 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语言功能恢复时间、咀嚼功能恢复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 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满意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正畸疗法联 合口腔修复疗法可提升先天性缺牙患者治疗效果和满意率,加快恢复语言功能和咀嚼功能,改善咬合力、 咀嚼效率、生活质量和美观程度,具有较高安全性。
2025, 47(1):21-24. DOI: 10.3969/j.issn.1004-4949.2025.01.006
摘要:目的 探讨阿达帕林凝胶联合多西环素治疗痤疮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2021年1月-2023年12月 建湖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收治的痤疮患者86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3例。对照组予以多西环 素治疗,观察组予以多西环素联合阿达帕林凝胶治疗,比较两组临床效果、皮损数目、皮肤生理指标、免 疫功能与炎症因子水平。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5.35%,高于对照组的81.40%(P <0.05);观察组治疗 后各皮损计数、皮肤表面pH值、皮肤油脂含量、CD8+、TNF-α、IL-6、IL-8均低于对照组,皮肤角质层 含水量、CD3+、CD4+、CD4+/CD8+高于对照组(P <0.05)。结论 阿达帕林凝胶与多西环素联合治疗痤 疮患者的效果确切,能改善患者皮损状态,恢复皮肤生理指标,调节患者免疫能力,并减轻炎症反应。
2025, 47(1):25-28. DOI: 10.3969/j.issn.1004-4949.2025.01.007
摘要:目的 探究采用红蓝光联合中药石膏倒膜治疗寻常型痤疮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22年 11月-2024年8月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九八八医院皮肤科收治的46例寻常型痤疮患者为研究对象,以治 疗方案不同分为试验组和参照组,各23例。参照组实施红蓝光治疗,试验组在红蓝光治疗基础上联合中药 石膏倒膜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面部皮肤屏障参数、各症状改善时间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试验 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5.65%,高于参照组的73.91%(P<0.05);试验组治疗后角质层含水量、皮质分泌量及pH 值均优于参照组(P<0.05);试验组疼痛持续、结痂、脱痂及完全愈合时间均短于参照组(P<0.05);试验 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参照组(P<0.05)。结论 中药石膏倒膜联合红蓝光照射应用于寻常型痤疮治疗中能 提升临床疗效,改善皮肤面部屏障参数,加快痤疮愈合速度,且具有一定安全性。
2025, 47(1):29-32. DOI: 10.3969/j.issn.1004-4949.2025.01.008
摘要:目的 分析左旋维生素C联合调Q激光治疗痤疮后色素沉着的效果。方法 选取2020年2月-2024年 5月于上海秀可儿美容医疗有限公司美容皮肤科、南通市陈桥医院美容皮肤科进行治疗的痤疮后色素沉着 患者9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5例。对照组实施调Q激光治疗,观察组采取左 旋维生素C联合调Q激光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疾病症状(色素沉着部位面积、颜色)、外观状况 [黑素指数(MI)、红斑指数(EI)]、皮肤状况。结果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5.56%,高于对照组的 82.22%(P <0.05);观察组治疗后色素沉着面积评分、色素沉着颜色评分、MI评分、EI评分低于对照组, 皮肤pH值、角质层含水量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左旋维生素C联合调Q激光治疗痤疮后色素沉着 的效果良好,能够有效改善色素沉着面积、颜色及皮肤屏障功能,减少水分丢失,提高角质层含水量。
2025, 47(1):33-36. DOI: 10.3969/j.issn.1004-4949.2025.01.009
摘要:目的 探究红蓝光治疗仪联合口服异维A酸治疗面部痤疮美容效果。方法 选取2022年3月-2024年 4月我院皮肤科收治的98例面部痤疮患者为研究对象,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9例。对 照组予以异维A酸口服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红蓝光治疗仪治疗,比较两组Leeds评分、临床疗 效、心理状态、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及满意度。结果 两组治疗后Leeds评分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 组(P <0.05);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5.92%,高于对照组的83.67%(P <0.05);两组治疗后HAMA及 HAMD评分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 <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 义(P >0.05);观察组总满意率为95.92%,高于对照组的81.63%(P <0.05)。结论 红蓝光治疗仪联合口 服异维A酸治疗面部痤疮美容效果良好,可促进痤疮恢复,改善患者心理状态,且不良反应较少,安全性 较高;同时患者对治疗方案较为满意,值得应用。
2025, 47(1):37-40. DOI: 10.3969/j.issn.1004-4949.2025.01.010
摘要:目的 研究化痰活血消痤汤联合米诺环素及红蓝光治疗囊肿型痤疮的临床效果及对GAGS评分的 影响。方法 选择天水四零七医院皮肤美容中心2023年1月-2024年1月收治的80例囊肿型痤疮患者为研究 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0例。对照组实施米诺环素联合红蓝光治疗,观察组 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化痰活血消痤汤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中医症状评分、GAGS评分、炎性因子水 平。结果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5.00%,高于对照组的75.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 治疗后皮损脓疱、纳呆、舌质淡暗、脉沉涩症状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 组治疗后GAGS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INF-γ、IL-6、IL-8水平 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囊肿型痤疮患者通过化痰活血消痤汤联合米诺环素 及红蓝光治疗,可提升其临床疗效,降低GAGS评分,促进消除炎性因子,改善临床症状,值得应用。
2025, 47(1):41-44. DOI: 10.3969/j.issn.1004-4949.2025.01.011
摘要:目的 研究中药联合超脉冲CO2点阵激光治疗气滞血瘀型痤疮瘢痕的效果。方法 选取2022年 1月-2024年1月我院收治的120例气滞血瘀型痤疮瘢痕患者,应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 组60例。对照组单纯应用超脉冲CO2点阵激光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应用金银花口服液,比较两组临床 疗效、痤疮瘢痕情况、生活质量、瘢痕基底深度。结果 观察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93.33%)高于对照组 (73.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治疗后痤疮瘢痕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观察组治疗后DLQI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治疗后瘢痕基 底深度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中药联合超脉冲CO2点阵激光治疗气滞血瘀型 痤疮瘢痕患者的临床效果较为理想,可有效缓解患者瘢痕情况,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值得临床应用。
2025, 47(1):45-48. DOI: 10.3969/j.issn.1004-4949.2025.01.012
摘要:目的 探讨黄金微针射频联合微针疗法在凹陷性痤疮瘢痕中的治疗效果及对皮肤美观度与安全性 的影响。方法 选择2022年8月-2024年5月我院收治的86例凹陷性痤疮瘢痕患者,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常规 组(43例)和试验组(43例)。常规组应用微针疗法,试验组采用黄金微针射频结合微针疗法,比较两组 皮肤改善状况、治疗效果、美观满意度及不良反应。结果 试验组痤疮瘢痕深度、皮肤平滑度、皮肤均匀 度评分均低于常规组(P<0.05);试验组治疗总有效率(97.67%)高于常规组(81.40%)(P<0.05);试验 组美观度满意度(97.67%)高于常规组(79.07%)(P<0.05);试验组不良反应发生率(4.65%)与常规组 (6.98%)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黄金微针射频联合微针疗法治疗凹陷性痤疮瘢痕的 临床效果确切,能够改善凹陷性痤疮瘢痕,提高皮肤美观度满意度,且不增加不良反应,值得临床应用。
2025, 47(1):49-52. DOI: 10.3969/j.issn.1004-4949.2025.01.013
摘要:目的 探讨手部烧伤瘢痕挛缩整形术后开展综合康复治疗的临床价值及对患者手部功能和瘢痕的 改善效果。方法 选择2024年1月-7月于我院接受手部烧伤瘢痕挛缩整形术的4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 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20例。对照组接受基础康复措施,观察组开展综合康复治疗,比较两组功 能恢复情况、瘢痕改善情况、生活质量、并发症发生率及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治疗后手部疼痛、手部麻 木、力量不足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 <0.05);观察组治疗后瘢痕颜色、瘢痕厚度、瘢痕柔软度评分均优 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后身体功能、活力、社会功能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并 发症发生率(15.00%)低于对照组(45.00%)(P <0.05);观察组满意度评分优于对照组(P <0.05)。 结论 开展综合康复治疗可有效改善手部烧伤瘢痕挛缩整形术后患者的状况,有利于促进患者功能恢复、 瘢痕改善,使患者生活质量得到提升,并发症少,患者对整体康复效果较为满意。
2025, 47(1):53-56. DOI: 10.3969/j.issn.1004-4949.2025.01.014
摘要:目的 研究在皮肤医学美容治疗中采取强脉冲光治疗的临床效果对皮肤状况、皮肤弹性的影响。 方法 选取2022年5月-2024年5月张家港元仞医疗美容诊所收治的102例行皮肤医学美容的患者,以不同 的治疗方案分为参照组和试验组,每组51例。参照组开展激光治疗,试验组开展强脉冲光治疗,比较两 组临床疗效、皮肤状况、皮肤弹性、皮肤光泽度、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试验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 96.08%,高于参照组的82.35%(P <0.05);试验组治疗后皱纹、纹理、斑点、红色区、毛孔评分均优于参 照组(P <0.05);试验组治疗后皮肤弹性、皮肤光泽度优于参照组(P <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 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皮肤医学美容治疗中实施强脉冲光治疗可改善皮肤情况和皮 肤弹性、皮肤光泽度,且具有一定安全性,值得临床应用。
2025, 47(1):57-61. DOI: 10.3969/j.issn.1004-4949.2025.01.015
摘要:目的 分析银屑病患者的社会支持水平现状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选取2017年2月-2019年2月于上 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皮肤科门诊收治的220例银屑病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社会支持评定量表 (SSRS)调查不同人口学特征的银屑病患者的社会支持水平,并调查不同社会支持水平的银屑病患者的 焦虑(GAD-7评分)、抑郁(PHQ-9评分)、睡眠质量(PSQI评分)及疲劳程度(VAS评分),分析 影响银屑病患者社会支持水平的因素。结果 年龄<18岁、无配偶、无职业银屑病患者社会支持水平较 低(P<0.05);高社会支持水平的银屑病患者角色功能、活力、社会功能、情感角色、心理健康评分均高 于低社会支持水平的银屑病患者(P<0.05);不同社会支持水平的银屑病患者生理功能、躯体疼痛、一般 健康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高社会支持水平的银屑病患者GAD-7评分、PHQ-9评分 均低于低社会支持水平的银屑病患者(P <0.05);不同社会支持水平的银屑病患者PSQI评分、VAS评分 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银屑病患者的社会支持水平与患者的年龄、婚姻状况、职业 密切相关,应充分发挥医护人员的专业能力,缓解患者的心理压力,从而提升其社会支持水平,提高其生 活质量。
2025, 47(1):62-65. DOI: 10.3969/j.issn.1004-4949.2025.01.016
摘要:目的 分析牙周炎情形下隐形矫治内收上前牙口颌系统相关生物力学特性,旨在为此类患者隐形矫 治方案提供理论基础与临床指导。方法 采用三维有限元分析方法,基于志愿者颌面部CT数据与医学/工 程软件,提取并建立志愿者佩戴隐形矫治器的口腔上颌组织三维模型,即无牙周炎(A组)、轻度牙周炎 (B组)和中度牙周炎(C组)。在有限元分析结果中,分别在A、B和C组中监测左侧上颌前牙位移情况 和牙周膜受力情况。结果 在矫治载荷下,A、B、C三组上颌前牙均产生了有效位移,即随牙周炎程度加 重,牙冠切端和尖牙牙尖处附近总位移呈先增加后略减少趋势,根尖位移随牙周炎程度增加而不断减小, 牙冠和牙根之间整体位移差持续增加。上颌前牙颈部附近牙周膜(应力集中区)所受应力值随牙周炎程度 呈先增加后略有下降趋势,但仍大于无牙周炎情况。结论 对于牙周炎患者隐形矫治内收上前牙,可通过 增加根舌扭矩和减少内收载荷等方式,促使牙齿整体移动,且最大限度减少对牙周膜的应力损伤,以获得 更加安全有效的隐形矫治效果。
2025, 47(1):66-69. DOI: 10.3969/j.issn.1004-4949.2025.01.017
摘要:目的 分析不同材料的口腔正畸微型种植体支抗的抗菌性能及安全性。方法 于2023年1月-6月,选择 15只雄性家兔作为此次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成A组、B组、C组,每组5只。A组选择不锈钢微 种植体支抗,B组选择钛合金微种植体支抗,C组选择氮化钛涂层不锈钢微种植体支抗,随后对三组进行 动物实验取材检测,并比较三组微种植体支抗抗菌性能及其安全性。结果 C组植入后第4、6、8、10、 12周TNF-α水平低于A组和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C组支抗移位率低于A组和B组 (P <0.05),但三组脱落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在口腔正畸治疗中,氮化钛涂 层不锈钢微种植体支抗能提升抗菌性能,降低微种植体支抗移位率。
2025, 47(1):70-73. DOI: 10.3969/j.issn.1004-4949.2025.01.018
摘要:目的 探讨在临床治疗烧伤整形患者过程中应用早期整形修复疗法的作用及其对二次手术率的影 响。方法 选取2022年5月-2024年5月我院收治的60例烧伤整形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抽签法分为参照 组、研究组,每组30例。参照组采取择期整形修复,研究组采取早期整形修复(3 d之内),比较两组临床疗 效、二次手术情况、心理状态、生活质量、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研究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96.67%)高于 参照组(73.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研究组二次手术率(0)低于参照组(20.00%),差异有 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治疗后SAS评分、SDS评分均低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研究组治疗后社会关系、环境、心理和生理评分均高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研究组并 发症发生率(3.33%)低于参照组(23.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针对烧伤患者采取 早期整形修复疗法的治疗效果较佳,可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和二次手术率,有助于缓解患者负性情绪,提高 生活质量,值得临床应用。
2025, 47(1):74-77. DOI: 10.3969/j.issn.1004-4949.2025.01.019
摘要:目的 探讨高透氧化锆全瓷冠修复单颗前牙缺损的临床效果及对牙周健康与牙周美学的影 响。方法 选取上海市黄浦区豫园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口腔科2020年1月-2024年1月收治的70例单颗前牙缺损 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修复方案的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5例。对照组采用钴铬烤瓷冠修复,观察 组采用高透氧化锆全瓷冠修复,比较两组近期临床疗效、牙周健康指标、美学效果、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结果 观察组近期治疗总有效率为94.29%,高于对照组的91.43%,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 治疗后牙周袋探针深度(PD)、临床附着丧失水平(AL)、牙龈指数(GI)均优于对照组(P <0.05);观 察组形态匹配、颜色匹配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 <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86%,低于对照组的 20.00%(P <0.05)。结论 高透氧化锆全瓷冠修复单颗前牙缺损可获得良好的近期临床效果和美学效果, 有利于改善患者牙周健康,且安全可靠。
2025, 47(1):78-81. DOI: 10.3969/j.issn.1004-4949.2025.01.020
摘要:目的 研究常规修复和树脂分层前牙美学修复对前牙缺损患者口腔功能和牙周指标的影响。方法 选 择贵州省人民医院2022年1月-2023年6月收治的100例前牙缺损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 组(n =50)和观察组(n =50)。对照组实施常规修复治疗,观察组实施树脂分层前牙美学修复,比较两组修 复效果、口腔功能、牙周指标、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修复总有效率为96.00%,高于对照组的 80.00%(P <0.05);观察组治疗后言语功能、咀嚼功能、固定功能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 <0.05); 观察组治疗后PLI、GI、SBI均低于对照组(P <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8.00%,低于对照组的 32.00%(P<0.05)。结论 前牙缺损患者通过树脂分层前牙美学修复治疗,其整体临床效果均优于常规修 复,可有效改善患者的预后效果,值得应用。
2025, 47(1):82-85. DOI: 10.3969/j.issn.1004-4949.2025.01.021
摘要:目的 探究氧化锆全瓷嵌体冠修复根管治疗后短冠磨牙对牙周健康指数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3年 1月-2024年2月灌云县人民医院口腔科收治的72例短冠磨牙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修复方法不同的分为对 照组和研究组,每组36例。两组均于修复前行根管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金属烤瓷冠,研究组采用氧化 皓全瓷嵌体冠,比较两组修复效果、牙周健康指数、龈沟液相关炎症指标。结果 研究组牙龈健康、完整 修复、颜色匹配、边缘光滑的占比均高于对照组(P <0.05);两组修复后AL、PLI、PD、BOP均优于治疗 前,且研究组优于对照组(P <0.05);两组修复后IFN-γ、MMP-2、SOD、GP-x均优于治疗前,且研 究组优于对照组(P <0.05)。结论 在修复短冠磨牙中采用氧化锆全瓷嵌体冠可保障牙周健康,降低龈沟 液炎症因子表达水平,修复效果良好。
2025, 47(1):86-89. DOI: 10.3969/j.issn.1004-4949.2025.01.022
摘要:目的 探讨在下颌阻生智齿拔除治疗中应用微创拔牙术的价值,分析其对于疼痛及焦虑情况的影 响。方法 选取2023年4月-2024年1月我院口腔科实施下颌阻生智齿拔除治疗的10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随 机分为参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参照组采取传统拔牙术进行治疗,观察组采取微创拔牙术治疗,比较两 组治疗效果、手术指标、疼痛及焦虑情况、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8.00%,高于 参照组的86.00%(P<0.05);观察组手术时间短于参照组,张口受限程度小于参照组,拔牙完整性与肿胀 程度评分均低于参照组(P <0.05);观察组术后HAMA评分、VAS评分均低于参照组(P <0.05);观察 组并发症发生率为4.00%,低于参照组的16.00%(P<0.05)。结论 在下颌阻生智齿拔除治疗中应用微创拔 牙术的效果更为理想,术后患者焦虑情绪及疼痛程度均有效减轻,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安全性较高,值 得临床应用。
2025, 47(1):90-93. DOI: 10.3969/j.issn.1004-4949.2025.01.023
摘要:目的 分析乳磨牙Ⅱ类洞采取活髓切断术联合金属预成冠修复治疗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取2024年1月- 8月安顺市人民医院收治确诊的30例乳磨牙Ⅱ类洞患者进行研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 组,每组15例。对照组接受口内直接充填修复治疗,观察组接受活髓切断术联合金属预成冠修复治 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咬合功能、牙周状况[牙龈指数(GI)、菌斑指数(PLI)]及并发症发生情 况。结果 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为93.33%,高于对照组的80.00%(P <0.05);两组治疗3个月时最大咬合 接触面积、最大咬合力较治疗前升高,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 <0.05);两组治疗3个月时GI、PLI较治 疗前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 <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 <0.05)。结论 乳磨 牙Ⅱ类洞采取活髓切断术联合金属预成冠修复治疗的临床效果较好,可更好地恢复咬合功能,改善牙周状 况,减少并发症发生几率。
2025, 47(1):94-97. DOI: 10.3969/j.issn.1004-4949.2025.01.024
摘要:目的 分析牙列缺失患者实施不同义齿修复的效果。方法 选取2022年10月-2024年10月北京市大 兴区中西医结合医院收治的98例牙列缺失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对照组,各49例。对照组行全口义齿修 复,研究组行种植覆盖义齿修复,比较两组固位效果、美学效果、口腔功能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研 究组固位优良率为97.96%,高于对照组的83.67%(P <0.05);研究组美学优良率为95.92%,高于对照组的 79.59%(P <0.05);两组修复后生理不适、口腔疼痛、口腔功能受限、心理不适评分低于修复前,且研究 组修复后生理不适、口腔疼痛、口腔功能受限、心理不适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并发症发生 率为4.08%,低于对照组的18.37%(P<0.05)。结论 对于牙列缺失患者,种植覆盖义齿可实现良好的固位 效果及美学效果,且可提升口腔功能,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2025, 47(1):98-101. DOI: 10.3969/j.issn.1004-4949.2025.01.025
摘要:目的 探讨在口腔桩核修复治疗中可塑纤维桩与预成纤维桩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2021年 1月-2023年12月徐州市中心医院收治的牙体缺损严重需行桩核修复的88例患者,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 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44例。对照组采用可塑纤维桩治疗,研究组采用预成纤维桩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 效、牙周情况[牙周袋深度(PD)、出血指数(BI)、菌斑指数(PLI)]、咀嚼效率、咬合力、不良事件发 生率。结果 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7.73%,高于对照组的84.09%(P <0.05);研究组治疗后咀嚼效率、 咬合力均高于对照组(P <0.05);研究组治疗后PD、BI、PLI低于对照组(P <0.05);研究组不良事件发 生率低于对照组(P <0.05)。结论 相较于可塑纤维桩,预成纤维桩具有更好的临床效果,可有效提高患 者咀嚼效率、咬合力,改善牙周状况,降低不良事件发生率。
2025, 47(1):102-105. DOI: 10.3969/j.issn.1004-4949.2025.01.026
摘要:目的 探讨前牙区微创拔牙术后应用即刻种植修复技术对患者咀嚼能力及口腔美观度的影响。 方法 选择2020年2月-2023年2月于我院接受前牙区微创拔牙术的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以随机数字表法 将患者分为常规组和试验组,每组30例。常规组采用延期种植技术,试验组采用即刻种植技术,比较两组 临床疗效、咀嚼功能、患者对口腔美观满意度以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试验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6.67%, 高于常规组的76.67%(P<0.05);试验组治疗后咀嚼效率、咬合力高于常规组(P<0.05);试验组总满意 率高于常规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常规组(P<0.05)。结论 前牙区微创拔牙术后应用即刻种植修复技术 的治疗效果更为理想,可以有效改善患者的咀嚼能力,优化美观度,预防并发症发生风险。
2025, 47(1):106-109. DOI: 10.3969/j.issn.1004-4949.2025.01.027
摘要:目的 对比胶原蛋白海绵与明胶海绵在预防阻生牙拔除术后并发症及提升美观度方面的应用效果。 方法 选择北京市朝阳区将台社区卫生服务中心2021年1月-2023年12月接诊的双侧下颌第三磨牙阻生分类 一致且均需要拔除的患者10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A组和B组,每组50例。A组于阻生牙拔除术后应用 创面胶原蛋白海绵填塞止血,B组于阻生牙拔除术后应用创面明胶海绵填塞止血,比较两组自觉疼痛评 分、美观度(PES)、肿胀度、张口度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A组自觉疼痛评分低于B组,PES评分高于 B组(P<0.05);A组术后当天、3、7 d肿胀度低于B组,张口度高于B组(P<0.05);A组并发症发生率为 20.00%,低于B组的36.00%(P<0.05)。结论 相较于明胶海绵,胶原蛋白海绵可减轻阻生牙拔除术后疼痛 程度,提升美学效果,改善肿胀度及张口度,并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2025, 47(1):110-113. DOI: 10.3969/j.issn.1004-4949.2025.01.028
摘要:目的 分析曲安奈德辅助激光治疗增生性瘢痕的效果。方法 选取2021年6月-2024年6月武警北京 总队医院收治的128例增生性瘢痕患者,按照治疗方案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64例。对照组单用 激光治疗,观察组则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入曲安奈德辅助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瘢痕评分、瘢痕 厚度、血生化指标[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5.31%,高于对照组的84.38%(P <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 (P <0.05);观察组治疗后瘢痕评分、瘢痕厚度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后TGF-β1、VEGF 低于对照组(P <0.05)。结论 曲安奈德辅助激光治疗增生性瘢痕的应用效果良好,能够降低患者血清 TGF-β1、VEGF水平,抑制瘢痕增生,且可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
2025, 47(1):114-117. DOI: 10.3969/j.issn.1004-4949.2025.01.029
摘要:目的 探讨联合应用常规外科与整形治疗手部烧伤后瘢痕挛缩畸形的临床效果及对患者手部功能 的影响。方法 选择南充市中医医院2021年3月-2023年5月收治的70例手部烧伤后瘢痕挛缩畸形患者为研 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5例。对照组接受常规外科手术治疗,观察组接受常规外科联 合整形治疗,比较两组手关节功能活动度、外观满意度、并发症发生情况及生活质量。结果 观察组治 疗后TAM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外观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 意义(P <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5.71%,低于对照组的22.8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 观察组治疗后生活质量评分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常规外科联合整形治疗 手部烧伤后瘢痕挛缩畸形效果理想,能促进手部功能恢复,提高外观满意度,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安全 性高。
2025, 47(1):118-121. DOI: 10.3969/j.issn.1004-4949.2025.01.030
摘要:目的 分析在感染创面修复中应用封闭式负压引流技术的效果。方法 选取2022年6月-2024年6月于 黔西南州人民医院整形烧伤科行感染创面修复的76例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试 验组,每组38例。对照组予以常规清创治疗,试验组予以封闭式负压引流技术治疗,比较两组创面愈合情 况、炎症因子水平及瘢痕情况。结果 试验组创面甲级愈合占比高于对照组,乙级、丙级愈合占比低于对 照组(P <0.05);试验组治疗后TNF-α、IL-8、CRP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 <0.05);试验组治疗后瘢痕 色泽、柔软度、厚度、血管分布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 <0.05)。结论 在感染创面修复中实施封闭式负压 引流技术治疗可缩促进创面愈合,抑制炎症反应,有利于改善瘢痕情况,促进恢复,值得临床应用。
2025, 47(1):122-125. DOI: 10.3969/j.issn.1004-4949.2025.01.031
摘要:目的 探讨植皮手术结合瘢痕整形在烧伤后美容重建中的应用效果,并评估该方法对患者生活质 量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0年10月-2023年6月于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医院接受烧伤后美容重建的100例患 者为研究对象,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常规组和联合组,每组50例。常规组采用植皮手术治疗,联合组采用 植皮手术结合瘢痕整形治疗,比较两组瘢痕改善情况及植皮存活率、生活质量、治疗满意度、并发症发 生率。结果 联合组治疗后瘢痕改善情况及植皮存活率优于常规组(P <0.05);联合组治疗后生活质量 评分高于常规组(P <0.05);联合组治疗满意度为96.00%,高于常规组的82.00%(P <0.05);联合组并 发症发生率为6.00%,低于常规组的20.00%(P <0.05)。结论 植皮手术结合瘢痕整形在烧伤后美容重 建中展现出优异的治疗效果,不仅能改善患者的瘢痕情况,还能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和治疗满意度,值 得在临床中应用。
2025, 47(1):126-129. DOI: 10.3969/j.issn.1004-4949.2025.01.032
摘要:目的 探究基于积雪苷软膏联合低频神经肌肉电刺激治疗手段对产后妊娠纹修复的效果及对腹部 美观度的影响。方法 选择2022年2月-2023年8月于我院就诊的80例妊娠纹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 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0例。对照组采用低频神经肌肉电刺激,观察组采用积雪苷软膏联合 低频神经肌肉电刺激,比较两组临床疗效、满意度、腹部美观度。结果 观察组修复总有效率为92.50%, 高于对照组的75.00%(P <0.05);观察组满意度为97.50%,高于对照组的77.50%(P <0.05);两组治疗后 VSS评分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 <0.05)。结论 积雪苷软膏联合低频神经肌肉电刺激对于 产后妊娠纹的修复效果更优,可有效提升患者满意度与腹部美容评分,值得临床应用。
2025, 47(1):130-133. DOI: 10.3969/j.issn.1004-4949.2025.01.033
摘要:目的 探析乳房下垂采用垂直切口法乳房悬吊术的临床效果及对乳房形态、治疗满意度的影响。 方法 选择2023年1月-2024年3月我院收治的50例乳房下垂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 每组25例。对照组采取双环形切口手术,研究组采取垂直切口法乳房悬吊术,比较两组乳房形态、乳房形 态满意度、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研究组治疗后乳房中皱襞中点至乳头距离、胸骨上凹至乳头距离、过乳 头胸围、乳晕直径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研究组治疗后对乳房大小、松弛状态、 乳房对称性、乳房形态的满意度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 为8.00%,低于对照组的36.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乳房下垂患者采取垂直切口法乳 房悬吊术治疗,可有效改善患者乳房形态,提高患者对乳房形态的满意度,且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较低,临 床应用价值较高。
2025, 47(1):134-137. DOI: 10.3969/j.issn.1004-4949.2025.01.034
摘要:目的 探讨在早期乳腺癌保乳术患者中实施大分割调强放疗对其肿瘤标志物水平及乳房美观度的 影响。方法 选取2022年1月-2023年10月于唐山市人民医院行早期乳腺癌保乳术的8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 随机分为对照组58例和观察组22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分割放疗,观察组给予大分割调强放疗,比较两组 肿瘤标志物水平、乳房美观度、预后情况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治疗后CA125、AFP、CEA水 平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乳房美观度优良率为95.45%,高于对照组的87.93%,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两组局部控制率、远处转移率、1年生存率及随访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9.09%,低于对照组的15.5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早期乳腺 癌保乳术患者中应用大分割调强放疗和常规分割放疗的效果均良好,均可提高乳房美观度及改善预后情 况,且安全性良好,但经大分割调强放疗能够进一步控制患者的各项癌症标志物水平,值得临床应用。
2025, 47(1):138-141. DOI: 10.3969/j.issn.1004-4949.2025.01.035
摘要:目的 探究在颌面部外伤患者整形美容缝合术后应用基于精细化理念的护理干预对其瘢痕情况 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2年5月-2024年5月于本院接受整形美容缝合术治疗的100例颌面部外伤患者为研 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基于精细化理念的护 理干预,比较两组瘢痕情况、美学效果、医学应对方式、心理状态及护理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护理后 POSAS、VS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 <0.05);观察组美学效果优良率(98.00%)高于对照组(74.00%) (P <0.05);观察组护理后面对评分高于对照组,回避和屈服因子评分低于对照组(P <0.05);观察 组护理后人际敏感、恐怖症状、抑郁情绪、焦虑情绪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 <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 (98.00%)高于对照组(74.00%)(P <0.05)。结论 在颌面部外伤患者整形美容缝合术后应用基于精细 化理念的护理干预的效果良好,可有效减轻瘢痕情况,提高美学效果,有利于改善患者的应对方式及心理 状况,对于提升护理满意度具有积极意义。
2025, 47(1):142-145. DOI: 10.3969/j.issn.1004-4949.2025.01.036
摘要:目的 探讨在腔镜甲状腺切除术后应用基于医护一体化的个性化护理对患者切口瘢痕情况的影响。 方法 选择2022年5月-2024年2月于我院行腔镜甲状腺切除术的70例甲状腺癌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 组和观察组,各3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基于医护一体化的个性化护理,比 较两组切口瘢痕情况、临床指标、负性情绪、生活质量、护理满意度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VSS 评分低于对照组(P <0.05);观察组切口愈合时间及住院时间均低于对照组(P <0.05);观察组护理后 SAS、SD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 <0.05);观察组生理功能、精神健康、社会功能、总体健康评分均高于 对照组(P <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为100.00%,高于对照组的82.86%(P <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 率为2.86%,低于对照组的17.14%(P<0.05)。结论 在腔镜甲状腺切除术后应用基于医护一体化的个性化 护理可有效减轻患者的切口瘢痕情况,能够缩短切口愈合时间及住院时间,同时有利于缓解患者的不良情 绪,降低并发症发生风险,对于提高患者术后生活质量及护理满意度具有积极意义。
2025, 47(1):146-149. DOI: 10.3969/j.issn.1004-4949.2025.01.037
摘要:目的 探究在半导体激光脱毛患者中采用基于循证护理理念的护理干预对其脱毛效果及安全性的 影响。方法 选取2023年1月-12月于广东药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整形美容科接受半导体激光脱毛的130例患者 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5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接受基于循证护理理 念的护理干预,比较两组脱毛效果、临床相关指标、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护理满意度及疼痛程度。结果 观 察组脱毛1、3、5个月后脱毛效果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 <0.05);观察组总脱毛次数少于对照组,脱毛间 隔时间、总脱毛时间、灼热感消退时间短于对照组,激光能量高于对照组(P <0.05);观察组不良反应 发生率为4.62%,低于对照组的13.85%(P <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为98.46%,高于对照组的87.69% (P <0.05);观察组脱毛1、2 h后V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 <0.05)。结论 在半导体激光脱毛患者中采 用基于循证护理理念的护理干预可有效提升脱毛效果,并预防相关不良反应发生,从而有利于提高脱毛 安全性,同时还能够减少脱毛次数,缩短脱毛时间,减轻疼痛程度,对于提高护理满意度具有积极意义。
2025, 47(1):150-153. DOI: 10.3969/j.issn.1004-4949.2025.01.038
摘要:目的 探讨在烧伤瘢痕修复患者皮肤软组织扩张术围术期应用基于人文关怀理念下的精细化护理 的效果。方法 选取2020年4月-2023年5月于我院接受皮肤软组织扩张术修复治疗的78例烧伤瘢痕患者 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9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基于 人文关怀理念的精细化护理,比较两组临床相关指标、抑郁情绪、疼痛程度、并发症发生情况及护理 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创面愈合时间、血运恢复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护理后HAMD评分低 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24、48、72 h NR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 5.13%,低于对照组的20.51%(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各维度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在烧 伤瘢痕修复患者皮肤软组织扩张术围术期实施基于人文关怀理念的精细化护理可有效促进创面愈合及血运恢 复,能够减轻患者的抑郁情绪及疼痛程度,有利于降低并发症发生风险,提高患者满意度,值得临床应用。
2025, 47(1):154-157. DOI: 10.3969/j.issn.1004-4949.2025.01.039
摘要:目的 探究基于临床护理路径的干预模式对水光注射面部年轻化治疗患者皮肤状态及心理状态的影 响。方法 选取我院2022年3月-2024年3月收治的100例水光注射面部年轻化治疗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 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予以基于临床 护理路径的干预模式,比较两组皮肤状态、心理状态、血清学指标、不良事件发生情况及护理满意度。 结果 观察组护理后皮肤弹性、皮肤含水量高于对照组,皮质、黑色素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护理 后SAS、SD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护理后基质金属蛋白酶-1、基质金属蛋白酶-12水平低于 对照组(P<0.05);观察组不良事件发生率为2.00%,低于对照组的14.00%(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为 98.00%,高于对照组的84.00%(P<0.05)。结论 基于临床护理路径的干预模式对水光注射面部年轻化治疗患 者皮肤状态及心理状态产生积极影响,可改善患者血清学指标,降低不良事件发生几率,且患者满意度较高。
2025, 47(1):158-161. DOI: 10.3969/j.issn.1004-4949.2025.01.040
摘要:目的 分析无缝隙护理管理对接受眼袋整形术治疗眼周皮肤松弛患者术后并发症及生活质量的影 响。方法 选取2022年12月-2023年12月于本院进行眼袋整形术治疗的48例眼周皮肤松弛患者为研究对 象,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24例。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予以无缝隙护 理管理,比较两组心理状态、干预效果、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护理满意度及生活质量。结果 观察 组干预后SAS、SD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 <0.05);观察组总有效率(95.83%)高于对照组(70.83%) (P <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4.17%)低于对照组(29.17%)(P <0.05);观察组护理总满意 度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干预后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P <0.05)。结论 对眼袋整形术治疗 眼周皮肤松弛患者实施无缝隙护理管理能够改善其不良心理状态,提高干预效果,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几 率,且患者护理满意度及生活质量较高。
2025, 47(1):162-166. DOI: 10.3969/j.issn.1004-4949.2025.01.041
摘要:目的 探讨集束化护理在小耳畸形耳后皮肤扩张法耳廓再造术中的应用效果及对满意度的影响。 方法 选取本院2022年9月-2023年9月收治的50例行耳后皮肤扩张法耳廓再造术治疗小耳畸形的患者为研究 对象,根据护理方案不同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25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观察组行集束化护理,比较 两组手术成功率、术后感染率、护理效果、护理质量以及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手术成功率(96.00%)高 于对照组(88.00%),术后感染率(4.00%)低于对照组(16.00%)(P<0.05);观察组护理总有效率高于 对照组(P<0.05);观察组方案制定、细节处理、护理态度、管理质量评分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 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在小耳畸形耳后皮肤扩张法耳廓再造术中患者中采用集束化护理 干预对提高患者手术成功率及满意度有积极影响,同时可改善不良情绪,降低术后感染发生几率。
2025, 47(1):167-170. DOI: 10.3969/j.issn.1004-4949.2025.01.042
摘要:目的 探究对唇腭裂整形修补术患儿术后采用加速康复护理干预对其恢复及美学效果的影响。 方法 选择2022年1月-2023年12月于我院行唇腭裂整形修补术的150例患儿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 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7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干预,试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加速康复护 理干预,比较两组疼痛程度、恢复效果、负面情绪、家属满意度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试验组护理 后Wong-Baker评分低于对照组(P <0.05);试验组恢复情况各维度评分高于对照组(P <0.05);试 验组护理后SCARED、DSRSC评分低于对照组(P <0.05);试验组家属满意度各维度评分高于对照组 (P <0.05);试验组并发症发生率为10.67%,低于对照组的36.00%(P <0.05)。结论 加速康复护理干预 能够促进唇腭裂整形修补术患儿术后恢复,提高面部美观度,降低术后疼痛程度,改善患儿心理状态,且 并发症发生几率较低,家属满意度较高,具有良好的应用价值。
2025, 47(1):171-174. DOI: 10.3969/j.issn.1004-4949.2025.01.043
摘要:目的 探究对痤疮患者采用红光照射疗法与皮肤护理联合干预后对皮肤生理参数的影响。方法 选 取2022年1月-2024年5月我院收治的76例痤疮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观察组,每组38例。对照组实施皮 肤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予以红光照射疗法。比较两组皮肤生理参数[经皮水分丢失(TEWL)、角 质层含水量(SCH)]、心理状态[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护理满意度、痤疮综合 分级系统(GAGS)评分、皮肤病生活质量量表(DLQI)评分。结果 观察组干预后TEWL低于对照组、 SCH高于对照组(P <0.05);观察组干预后SAS、SDS、GAGS、DLQI评分低于对照组(P <0.05);观察 组护理总满意度为94.74%,高于对照组的76.32%(P <0.05)。结论 红光照射疗法与皮肤护理联合干预能 够改善痤疮患者皮肤生理参数及痤疮症状,缓解患者不良心理状态,提高生活质量,且患者满意度较高。
2025, 47(1):175-178. DOI: 10.3969/j.issn.1004-4949.2025.01.044
摘要:目的 探讨四手操作下的护理配合对行全瓷嵌体修复的牙体缺损患者生活质量及护理满意度的影 响。方法 选取2022年3月-2024年2月山东颐养健康集团莱芜中心医院收治的86例行全瓷嵌体修复的牙体 缺损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参照组与研究组,每组43例。参照组予以常规护理干预, 研究组予以四手操作下的护理配合,比较两组暂停操作次数及门诊停留时间、心理情绪、不良反应发生 率、生活质量以及护理满意度。结果 研究组暂停操作次数少于参照组,门诊停留时间短于参照组,差异 有统计学意义(P <0.05);研究组护理后SAS、SDS评分低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 研究组不良反应发生率(2.33%)低于参照组(18.6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研究组护理后 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研究组护理总满意度(97.67%)高于参照组 (81.4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对于行全瓷嵌体修复的牙体缺损患者,四手操作下的 护理配合不仅可减少患者的暂停操作次数,有效缩短其门诊停留时间,而且还可改善患者负性情绪,降低 不良反应发生几率,获得较高的护理满意度。
妮呄热?西尔买买提,赛地热娅?阿不力米提,吾斯曼江?依明,等
2025, 47(1):179-182. DOI: 10.3969/j.issn.1004-4949.2025.01.045
摘要:在面部美学中,上中切牙的位置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行正畸治疗时,为确保上中切牙能够安 全地移动至目标位置,必须明确其可移动的范围界限。研究表明,腭侧骨皮质与上中切牙之间存在一个解 剖结构即切牙管,一旦前牙内收过程中超越此结构界限,可能会导致牙根吸收的风险增加。为防止此类并 发症,需深入理解并准确把握切牙管与上颌中切牙之间的空间位置关系及其特性。本文旨在综述切牙管与 上颌中切牙三维移动的关系。
2025, 47(1):183-186. DOI: 10.3969/j.issn.1004-4949.2025.01.046
摘要:面部老化是一个皮肤、脂肪室、肌肉和骨骼共同参与的多因素、多层次的复杂过程。自体脂肪移 植作为一种天然、安全、持久的面部年轻化手段,因其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和自然的填充效果,近年来受到 广泛关注。自体脂肪移植能填充面部凹陷,恢复面部容积,还具有改善皮肤质量的作用。纳米脂肪移植技 术的出现,提高了脂肪细胞的存活率和移植效果。本文就面部老化机制、面部脂肪移植应用现状及未来发 展方向作一综述,旨在为临床实践提供参考,推动面部自体脂肪移植在面部年轻化中的应用。
2025, 47(1):187-190. DOI: 10.3969/j.issn.1004-4949.2025.01.047
摘要:重组纤连蛋白作为基因工程的重要产物,在生物医学领域具有广泛应用潜力。其通过促进胶原蛋 白合成、增强细胞黏附、调控炎症反应及血管生成,在皮肤抗衰、瘢痕修复及创面治疗中展现出良好的效 果。重组纤连蛋白能激活PI3K/Akt和Ras/MAPK等信号通路,促进细胞增殖与分化,抑制细胞凋亡,为组 织修复提供支持。在医学美容领域,重组纤连蛋白不仅有助于皮肤屏障修复与抗衰老,还能改善瘢痕及促 进创面愈合。本文旨在分析重组纤连蛋白的抗衰修复机理及在美容医学领域的研究进展,以期优化rFN表 达系统,探索其联合应用及拓宽应用领域,为临床治疗提供支持。
2025, 47(1):191-194. DOI: 10.3969/j.issn.1004-4949.2025.01.048
摘要:光老化又称外源性老化,是由于紫外线长期反复照射皮肤,导致皮肤出现皱纹、松弛及色沉等 老化症状。紫外线引发光老化的主要机制有氧化应激、炎症反应、糖基化、细胞凋亡等。富血小板血浆 (PRP)是自体全血通过离心得到的富含高浓度血小板的血浆,PRP有丰富的生长因子及细胞因子,各因 子通过相互作用促进新细胞和血管的生成,促进组织生长修复,改善光老化。本文对目前运用PRP治疗光 老化的研究机制及治疗进展作一综述,以期为临床治疗光老化提供新思路,并为临床更加安全、有效地使 用PRP提供理论依据。
2025, 47(1):195-198. DOI: 10.3969/j.issn.1004-4949.2025.01.049
摘要:随着人们对面部年轻化和抗衰老需求的增长,非侵入性美容治疗技术逐渐成为医学美容领域的 研究重点。近年来,基于超声波技术的非手术性治疗手段迅速发展,其中以聚焦超声技术尤为突出。聚焦 超声利用高频超声波在皮下特定深度聚焦产生的高温及微小创伤,达到提升和紧致面部皮肤的效果,已在 面部皮肤松弛、皱纹和轮廓下垂等多种美容问题的治疗中得到广泛应用。其独特的无创特性和高精确度使 其逐渐成为轻医美的重要手段。本文将基于最新的文献和临床研究,探讨聚焦超声技术在面部医疗美容中 的应用现状、临床成效及未来发展方向,以期为该技术的进一步推广应用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