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 34(5):1. DOI: 10.3969/j.issn.1004-4949.2025.05.001
摘要:目的 探讨直丝弓矫正技术对替牙期牙齿畸形患儿咀嚼及吞咽功能、美观效果的影响。方法 选 取2023年10月-2024年6月广元市中心医院口腔科收治的70例替牙期牙齿畸形患儿,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 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5例。对照组采用不锈钢丝矫正技术,观察组采用直丝弓矫正技术,比较两组临床 疗效、咀嚼及吞咽功能、美观效果、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4.29%,高于 对照组的77.14%(P <0.05);观察组治疗咀嚼效率、吞咽功能优于对照组(P <0.05);观察组美观效果 评分高于对照组(P <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2.86%,低于对照组的17.14%(P <0.05)。结论 直丝弓矫正技术用于小儿替牙期牙齿畸形的矫正,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患者咀嚼及吞咽功能恢 复良好,且能达到较好的美观效果。
2025, 34(5):5. DOI: 10.3969/j.issn.1004-4949.2025.05.002
摘要:目的 分析正畸联合口腔修复对先天性缺牙患者牙周指标及美观度的影响。方法 选择2023年 6月-2024年12月在我院治疗的先天性缺牙患者78例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 组,每组39例。对照组采用口腔修复治疗,观察组采用正畸联合口腔修复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牙 齿美观度、牙周指标、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7.44%)高于对照组(82.05%) (P <0.05);观察组治疗后PES、WES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 <0.05);观察组治疗后SBI、PLI、TM评分 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2.56%)低于对照组(17.95%)(P<0.05)。结论 正 畸联合口腔修复可有效提升先天性缺牙患者的治疗效果,改善其牙周状态,提升牙齿美观度,且不良反应 较少,治疗安全性较高。
2025, 34(5):9. DOI: 10.3969/j.issn.1004-4949.2025.05.003
摘要:目的 分析在儿童正畸中应用早期功能矫治技术的效果。方法 选择2020年1月-2023年10月于我院 接受正畸治疗的73例患儿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成对照组(n =36)和观察组(n =37)。对照 组予以常规矫正治疗,观察组予以早期功能矫治技术治疗,比较两组牙齿排列效果、影像学指标及咬合关 系。结果 观察组牙齿排列整齐率、面型改善率均高于对照组(P <0.05);两组正畸后SNA角、SNB角、 ANB角均低于正畸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 <0.05);两组正畸后最大咬合力时间、最大咬合力均优 于正畸前,且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 <0.05)。结论 在儿童正畸中应用早期功能矫治技术的效果良好,可 促进颌骨发育,改善面型,有利于患儿牙齿排列整齐,并恢复正常的咬合关系与功能,应用价值确切。
2025, 34(5):13. DOI: 10.3969/j.issn.1004-4949.2025.05.004
摘要:目的 探究无托槽隐形矫治器对Ⅲ类错牙合畸形患儿咬合功能、牙周指标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0年 11月-2022年11月我院收治的80例牙性Ⅲ类错牙合畸形患儿为研究对象,根据应用矫治器的不同分为对照 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直丝弓矫治器,观察组采用无托槽隐形矫治器,比较两组临床疗效、 矫治时间、咬合功能、牙周指标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7.50%)高于对照组 (82.50%)(P <0.05);观察组牙齿平整时间、咬合打开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 <0.05);观察组矫治后咬 合接触时间短于对照组、最大咬合力大于对照组(P <0.05);观察组矫治后SBI、PLI、PD均小于对照组 (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5.00%)低于对照组(20.00%)(P<0.05)。结论 无托槽隐形矫治 器在Ⅲ类错牙合畸形应用中能够提升总有效率,缩短正畸改善时间,进一步改善口腔咬合功能及牙周健康, 不良反应少。
2025, 34(5):17. DOI: 10.3969/j.issn.1004-4949.2025.05.005
摘要:目的 分析固定矫治技术联合铸瓷贴面应用在口腔美容修复中对患者美观度的影响。方法 选择 2021年1月-2022年1月在本院进行口腔美容修复的6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修复方法不同分为对照组和 观察组,每组30例。对照组采用固定矫治技术联合烤瓷全冠修复,观察组采用固定矫治技术联合铸瓷贴 面修复,比较两组牙周指标、美观度、修复效果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两组修复后牙周袋深度、附着 丧失、菌斑指数以及牙龈出血指数评分均低于修复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 <0.05);两组修复后形 态、颜色、边缘美观及半透明程度评分均高于修复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修复总有 效率(96.67%)高于对照组(80.00%)(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6.67%)低于对照组(30.00%) (P <0.05)。结论 在口腔美容修复中采取固定矫治技术联合铸瓷贴面有利于提高美观度,且对牙周不良 影响较小,修复效果较佳,且并发症较少,值得临床应用。
2025, 34(5):21. DOI: 10.3969/j.issn.1004-4949.2025.05.006
摘要:目的 探究环二肽的绿色合成工艺及对其延缓皮肤老化活性作用。方法 首先,通过绿色温和合成 技术合成3种具备活性的环二肽,并对其进行质谱分析;其次,采用MTT法、Griess试剂法分别检测其生物 毒性和抗炎活性;随后,通过验证细胞增殖和弹性蛋白生成能力检验其细胞保护功效;最后,通过DPPH 法和X-Gal实验检验其抗氧化和抗衰老作用。结果 通过质谱检验3种环二肽(CHP、CGY、CSY)的正 离子峰分别为235.418、251.225和221.145,与其对应的分子量相符;所有浓度下细胞存活率与对照组无差 异(P >0.05),最高浓度(10 mmol/L)时存活率仍超97%,未表现明显毒性;在所有测试浓度下均能促进 HaCaT细胞增殖,其诱导的细胞增殖高于未处理组(P<0.05);随着环二肽溶液浓度的升高,NO生成的含 量下降,其抑制率呈现出显著递增的趋势(P<0.05);同时,与维生素E比较,3种环二肽的羟基自由基、负 氧阴离子均较高;与紫外线照射的对照组相比,3种环二肽减少了蓝色底物的生成(P<0.05)。结论 3种环 二肽不仅具备较高的生物安全性和生物相容性,还具备皮肤保护和抗衰老能力,这为皮肤老化治疗产品的 研发提供了参考。
2025, 34(5):29. DOI: 10.3969/j.issn.1004-4949.2025.05.007
摘要:目的 了解华北地区银屑病患者中医体质分布情况,以及十年前后差异性,分析中医体质的变化, 为本地区银屑病预防及治疗提供新思路和方法。方法 选择天津市中医药研究院附属医院皮肤科2008年 11月-2009年4月和2019年4月-2019年9月就诊的共1000例银屑病患者进行基本情况及中医体质流行病 学调查,指导患者填写“中医体质分类量表”及“银屑病患者基本情况调查表”,采用Epidata3.1软件建 立数据库,运用SPSS 13.0进行2019年度中医体质在不同性别、不同年龄段、BMI指数中分布的统计学分析, 以及与2009年度中医体质类型分布的差异性分析。结果 除阴虚质、特禀质外,其余体质在不同性别中分 布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平和质、气虚质、阳虚质、痰湿质、湿热质、瘀血质、气郁质在 不同年龄段中分布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平和质、阴虚质、痰湿质、湿热质在不同BMI指 数中分布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除气虚质、特禀质外,其余体质在2009年度与2019年度分 布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银屑病患者中医体质构成情况随时间推移发生较大变化, 2019年度主要中医体质类型为阴虚质、痰湿质、气虚质,临床医生要依据其具体体质类型进行辨证论治, 指导治疗用药。
2025, 34(5):35. DOI: 10.3969/j.issn.1004-4949.2025.05.008
摘要:目的 探究在面部凹陷性瘢痕患者中应用CO2点阵激光结合滚针治疗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 法 选取苏州一〇〇医院整形美容科2022年5月-2024年3月收治的40例面部凹陷性瘢痕患者,以随机数字 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20例。对照组行CO2激光治疗,试验组行CO2点阵激光结合滚针治疗, 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瘢痕恢复情况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试验组治疗总有效率为80.00%,高于对照 组的50.00%(P <0.05);试验组治疗后凹陷性瘢痕直径、深度均小于对照组(P <0.05);两组不良反应 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对面部凹陷性瘢痕患者采用CO2点阵激光结合滚针治 疗可有效促进瘢痕恢复,治疗效果良好,且不会增加不良反应发生几率,应用有效性及安全性均较高。
2025, 34(5):39. DOI: 10.3969/j.issn.1004-4949.2025.05.009
摘要:目的 评估皮下分离技术联合超脉冲二氧化碳点阵激光治疗痤疮凹陷性瘢痕的效果和安全性。 方法 通过检索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中国生物医学数据库、中华医学会、PubMed、Medline、Embase、 Cochrone数据库等,收集已经见刊发表的皮下分离技术联合超脉冲二氧化碳点阵激光对比单用超脉冲二 氧化碳点阵激光治疗痤疮凹陷性瘢痕的RCTs,检索日期不限,由3名合作者分别进行分析并筛选,应用 RevMan5.3对所纳入文献进行数据分析及发表偏倚分析。结果 共纳入14篇文献。Meta分析结果显示,试验 组总有效率优于对照组,试验组治疗后痤疮凹陷性瘢痕权重评分(ECCA评分)低于治疗前,且低于对照组 治疗后(P<0.05),而试验组治疗不良反应发生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 比单用超脉冲二氧化碳点阵激光治疗,皮下分离技术联合超脉冲二氧化碳点阵激光治疗痤疮凹陷性瘢痕的 效果更好,可改善瘢痕状况,且不增加不良反应发生率,值得临床应用。
2025, 34(5):45. DOI: 10.3969/j.issn.1004-4949.2025.05.010
摘要:目的 探究在深度烧伤患者中应用负压创面治疗技术联合削痂植皮术治疗对其疼痛程度及创面 愈合情况的影响。方法 选取溧阳市人民医院2022年7月-2023年12月收治的78例深度烧伤患者,采用随 机数字表法分为参考组和联合组,各39例。参考组采用削痂植皮术治疗,联合组采用负压创面治疗技术 联合削痂植皮术治疗,比较两组疼痛程度、创面愈合情况、生活质量、炎性因子水平及并发症发生情 况。结果 联合组VAS评分低于参考组(P <0.05);联合组创面愈合时间、肉芽生长时间短于参考组, 换药频次少于参考组(P <0.05);联合组治疗后生活质量各项评分均高于参考组(P <0.05);联合组治 疗后IL-6、CRP及TNF-α水平均低于参考组(P <0.05);联合组并发症发生率为5.13%,低于参考组的 23.08%(P <0.05)。结论 在深度烧伤患者中应用负压创面治疗技术联合削痂植皮术治疗的效果确切,可 有效减轻疼痛程度,促进创面愈合,有利于促进炎症反应消退,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且治疗后不良反应 发生率较低,安全性较高。
2025, 34(5):49. DOI: 10.3969/j.issn.1004-4949.2025.05.011
摘要:目的 探究在凹陷性痤疮瘢痕患者中应用重组牛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rb-bFGF)进行辅助 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临沂市妇幼保健院2024年1月-10月收治的86例凹陷性痤疮瘢痕患者为研究对象, 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3例。所有患者均实施CO2点阵激光治疗,对照组术后使用 生理盐水冲洗并加强保湿,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外用rb-bFGF,比较两组瘢痕情况、炎症因子指标及 症状恢复时间。结果 观察组治疗后ECCA、VS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 <0.05);观察组治疗后IL-10、 TNF-α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 <0.05);观察组红斑持续时间、结痂时间及水肿消退时间均短于对照组 (P <0.05)。结论 在CO2点阵激光治疗凹陷性痤疮瘢痕的基础上辅助应用rb-bFGF可有效促进瘢痕修 复,缩短水肿、红斑等症状恢复时间,还能够缓解局部炎症反应,临床应用价值确切。
2025, 34(5):53. DOI: 10.3969/j.issn.1004-4949.2025.05.012
摘要:目的 开发一种新型抗痤疮原料—弱螯合重组胶原锌,并通过弱螯合技术对锌离子的长效释放和 抗炎效果进行分析。方法 采用特定的pH和质量比,制备并表征弱螯合重组胶原蛋白锌原料。利用电感耦 合、扫描电子显微镜-能量色散X射线光谱(SEM-EDS)等多种分析技术对原料的理化特性进行全面评 估。结果 胶原锌螯合率先升后降,10/8配比时最高,其螯合物特征吸收峰红移,1600~1400 cm-1峰强度增 加。在锌离子体外释放模拟实验中,1 mg/ml的弱螯合重组胶原锌(10/8)整个释放过程更加平稳。在同 水平锌离子浓度下条件下,葡萄糖酸锌在1 h内全部释放,而弱螯合重组胶原锌(10/8)的锌离子释放过程 可持续4 h。弱螯合重组胶原锌在10%浓度时,5α-还原酶抑制率为(46.70±1.30)%,高于纯胶原对照组 和阳性对照的平均抑制率,且随着浓度的增加而提高。而在1%浓度下,在所有时间点均展现出最高的抑菌 率,随时间延长,抑菌率显著增加,8 h抑菌率为84.96%。结论 弱螯合重组胶原锌原料为痤疮治疗提供了 一种新的有效选择,具有在化妆品行业中应用的潜力。
2025, 34(5):57. DOI: 10.3969/j.issn.1004-4949.2025.05.013
摘要:目的 分析A型肉毒素咬肌注射联合玻尿酸颏部注射填充微整形术重塑面下部1/3轮廓的美观满意 度。方法 选取我院美容皮肤科2024年2月-6月收治的84例接受面下部1/3轮廓重塑患者,依据患者入院治 疗前后顺序分为对照组(42例)与试验组(42例)。对照组行单纯A型肉毒素咬肌注射,试验组在对照组 基础上行玻尿酸颏部注射填充,比较两组美观满意度、生活质量、心理状态、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试 验组美观满意度为92.86%,高于对照组的71.43%(P <0.05);试验组情感职能、社会功能、生理功能以及 健康状况评分均优于对照组(P <0.05);试验组SAS、SDS评分低于对照组(P <0.05);试验组不良反应 发生率为7.14%,低于对照组的28.57%(P <0.05)。结论 A型肉毒素咬肌注射联合玻尿酸颏部注射填充微 整形术在重塑面下部1/3轮廓方面效果确切,可提高患者的美观满意度,降低不良反应风险,改善其生活 质量及心理状态,值得临床应用。
2025, 34(5):61. DOI: 10.3969/j.issn.1004-4949.2025.05.014
摘要:目的 探讨点阵激光联合富血小板血浆(PRP)治疗面部痤疮瘢痕有效性与安全性。方法 选取我 院2023年10月-2024年5月收治的82例面部痤疮瘢痕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 组,各41例。对照组予以点阵激光治疗,观察组予以点阵激光联合PRP治疗,比较两组瘢痕评分、临床疗 效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两组治疗后厚度、血管分布、色泽、柔软度评分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低 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7.56%,高于对照组的80.49%(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 发生率(4.88%)低于对照组(21.95%)(P <0.05)。结论 面部痤疮瘢痕联合应用点阵激光与PRP治疗, 可减轻痤疮瘢痕症状,提高临床疗效,降低不良反应发生风险。
2025, 34(5):65. DOI: 10.3969/j.issn.1004-4949.2025.05.015
摘要:目的 探讨中药面部调护对脾虚型黄褐斑患者皮肤色素指数、面部均匀度的影响。方法 选择2021年 1月-2023年5月淄博市张店区中医院收治的60例脾虚型黄褐斑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 和研究组,每组3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方式(激光+氨甲环酸),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结合应用中 药面部调护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皮肤色素指数、面部均匀度评分、面部状态改善满意度及不良反应 发生情况。结果 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6.67%,高于对照组的73.33%(P <0.05);研究组治疗后皮肤色 素指数低于对照组,面部均匀度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面部状态改善总满意度为96.67%,高 于对照组的76.67%(P <0.05);两组患者治疗期间均无严重不良反应。结论 中药面部调护在脾虚型黄褐 斑的治疗中效果良好,能够有效改善患者面部状态,提升患者满意度,且安全性较高。
2025, 34(5):69. DOI: 10.3969/j.issn.1004-4949.2025.05.016
摘要:目的 研究透明质酸水光注射联合肉毒毒素微滴注射对面部年轻化患者皮肤状态的影响。方法 选 择我院2023年8月-2024年8月收治的120例面部年轻化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 组60例。对照组实施单纯透明质酸水光注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肉毒毒素微滴注射治疗, 比较两组皮肤粗糙程度、皮肤状态、治疗满意度、疼痛情况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治疗后2、 4周皮肤粗糙程度评分低于对照组(P <0.05);观察组治疗后皮肤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P <0.05); 观察组治疗满意度(96.67%),高于对照组(73.33%)(P <0.05);两组疼痛评分、不良反应发生率比 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在面部年轻化治疗中,应用透明质酸水光注射联合肉毒毒素 微滴注射治疗,可提升其临床疗效及患者满意度,有效改善皮肤状态,且疼痛程度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 低,值得临床应用。
2025, 34(5):73. DOI: 10.3969/j.issn.1004-4949.2025.05.017
摘要:目的 分析应用胶原蛋白联合注射用透明质酸钠治疗面部皱纹的有效性与安全性。方法 选取 2023年6月-2024年4月上海佰思爱医疗美容门诊部收治的200例面部皱纹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 法分为对照组与联合组,各100例。对照组给予注射用透明质酸钠治疗,联合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胶原 蛋白治疗,比较两组纹理与色素斑评分、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及治疗满意度。结果 两组治疗3个月后纹理 与色素斑评分均低于治疗前,且联合组低于对照组(P <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 学意义(P >0.05);联合组治疗满意度为99.00%,高于对照组的89.00%(P <0.05)。结论 应用胶原蛋 白联合注射用透明质酸钠治疗面部皱纹能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且不会增加不良反应发生率,还可提高 治疗满意度。
2025, 34(5):77. DOI: 10.3969/j.issn.1004-4949.2025.05.018
摘要:目的 研究黄褐斑患者采取果酸换肤结合强脉冲光治疗的效果。方法 选取2022年2月-2024年4月 保定星珍润医疗美容门诊部收治的86例黄褐斑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案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 组,每组43例。对照组予以强脉冲光治疗,观察组予以强脉冲光联合果酸换肤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 黄褐斑面积及严重程度、氧化应激水平、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5.35%,高于 对照组的81.40%(P <0.05);观察组治疗后MASI评分低于对照组(P <0.05);观察组治疗后丙二醛低于 对照组,超氧化物歧化酶与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 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果酸换肤和强脉冲光联合治疗黄褐斑的效果确切,可减轻黄褐斑症状表 现,改善氧化应激反应,且安全性较高。
2025, 34(5):81. DOI: 10.3969/j.issn.1004-4949.2025.05.019
摘要:目的 分析在白癜风治疗中采用窄谱中波紫外线照射(NB-UVB)联合自体表皮移植术对患者皮 损、色素恢复效果的影响。方法 选取中国人民解放军东部战区空军医院2022年1月-2023年12月收治的82例白 癜风患者为研究对象,应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n =41)与观察组(n =41)。对照组采用NB-UVB 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自体表皮移植术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生活质量、美学指标、不 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7.56%,高于对照组的80.49%(P <0.05);观察组治疗 后皮肤损伤面积小于对照组,而色素积分、复色率高于对照组(P <0.05);观察组治疗后行为、耻辱 感、参与限制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 <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7.32%,高于对照组的4.88%,但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NB-UVB联合自体表皮移植术对白癜风的治疗效果确切,可以 有效缩小患者皮肤损伤面积,改善患者皮肤色素沉着情况,应用安全性较高,可促进患者生活质量的改 善,建议在临床上应用。
2025, 34(5):85. DOI: 10.3969/j.issn.1004-4949.2025.05.020
摘要:目的 探究光动力疗法联合药物治疗日光性角化病的有效性与安全性。方法 选择2022年 1月-2023年12月济宁市皮肤病防治院收治的60例日光性角化病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 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30例。对照组予以咪喹莫特治疗,观察组予以光动力疗法联合药物治疗,比较两 组皮损情况、治疗效果、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及复发率。结果 两组治疗后皮损面积、数量低于治疗前,且 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6.67%,高于对照组的73.33%(P<0.05);观察组 不良反应发生率为3.33%,低于对照组的20.00%(P <0.05);观察组复发率为3.33%,低于对照组的23.33% (P <0.05)。结论 针对日光性角化病患者采用光动力疗法联合药物治疗,能有效缩小皮损面积,提升治 疗效果,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及疾病复发率,值得临床应用。
2025, 34(5):89. DOI: 10.3969/j.issn.1004-4949.2025.05.021
摘要:目的 分析复杂创面患者采用股前外侧穿支皮瓣(ALTP)游离移植的效果及对创面美观度的影 响。方法 选取2023年2月-2024年2月怀化市中医医院收治的复杂创面患者60例,通过随机数字表法分为 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0例。对照组采用脱细胞异体真皮(ADM)复合移植进行创面修复,观察组实施 ALTP游离移植进行创面修复,比较两组修复效果、创面美观度、创面愈合时间、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 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96.67%)高于对照组(73.33%)(P<0.05);观察组创面美观优良率(86.67%)高 于对照组(63.33%)(P <0.05);观察组创面愈合时间短于对照组(P <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 率(6.67%)低于对照组(26.67%)(P <0.05)。结论 相比ADM复合移植,采用ALTP游离移植方式对 复杂创面实施修复的效果较好,可缩短创面愈合时间,促进术后恢复,提高创面美观度,降低术后并发 症发生风险。
2025, 34(5):93. DOI: 10.3969/j.issn.1004-4949.2025.05.022
摘要:目的 探讨在皮肤美容患者中应用光子嫩肤技术对其皮肤症状及皮肤屏障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 取2022年7月-2023年9月于太仓市第一人民医院接受皮肤美容的68例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 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4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给予光子嫩肤技术治疗,比较两组皮肤症 状、皮肤屏障功能、治疗效果及皮损数量。结果 观察组治疗后皮肤灼热、瘙痒、红斑、干燥、丘疹、肿 胀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 <0.05);观察组治疗后表皮水分丢失量低于对照组,油脂含量、皮肤含水量高 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4.12%,高于对照组的76.47%(P <0.05);观察组治疗后粉 刺、脓疱、囊肿及结节数量均少于对照组(P <0.05)。结论 在皮肤美容患者中应用光子嫩肤技术可有效 改善其皮肤屏障功能,减轻皮肤相关症状,有利于减少皮损数量,提升治疗效果,值得临床应用。
2025, 34(5):97. DOI: 10.3969/j.issn.1004-4949.2025.05.023
摘要:目的 观察微针联合类人胶原蛋白对面部毛孔粗大患者皮肤状态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3年2月-2024年 10月苏州工业园区印象沐兰清颜医疗美容诊所收治的86例面部毛孔粗大患者为研究对象,采取随机数字表 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43例。对照组采用类人胶原蛋白治疗,研究组采用微针联合类人胶原蛋白治疗, 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皮肤屏障指标、皮肤检测情况、治疗满意度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研究组治疗总 有效率为97.67%,高于对照组81.40%(P <0.05);研究组治疗后表皮水分丢失量、皮肤含水量、皮肤表 面脂质均优于对照组(P <0.05);研究组治疗后毛孔、纹理、红色区评分均优于对照组(P <0.05); 研究组治疗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 <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 结论 对面部毛孔粗大患者采用微针联合类人胶原蛋白治疗,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皮肤状态,不损伤皮肤 屏障,且安全性及患者满意度较高,值得临床应用。
2025, 34(5):101. DOI: 10.3969/j.issn.1004-4949.2025.05.024
摘要:目的 探究点阵铒激光治疗妊娠纹的有效性。方法 选取2022年6月-12月于吴桥县人民医院进行顺 产的60例产妇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观察 组采用点阵铒激光治疗,比较两组妊娠纹情况、临床效果、疼痛程度、治疗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治疗后妊 娠纹面积及颜色、粗糙度、深度评分均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100.00%,高于对照 组的80.00%(P <0.05);观察组轻度疼痛、中度疼痛占比高于对照组,强烈疼痛、剧烈疼痛占比低于对照 组(P<0.05);观察组满意度为100.00%,高于对照组的63.33%(P<0.05)。结论 点阵铒激光治疗妊娠纹 效果确切,能改善产妇妊娠纹情况,减轻产妇疼痛,进而提高产妇治疗满意度,值得临床应用。
2025, 34(5):105. DOI: 10.3969/j.issn.1004-4949.2025.05.025
摘要:目的 观察强脉冲光联合海藻酸钠修护敷料治疗敏感性皮肤面部红斑的效果。方法 选取2023年 4月-10月漳州市第二医院收治的85例敏感性皮肤面部红斑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 照组42例和观察组43例。对照组予以强脉冲光治疗,观察组予以强脉冲光联合海藻酸钠修护敷料治疗, 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皮肤状态参数和皮肤屏障指标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 (95.35%)高于对照组(90.48%)(P <0.05);观察组治疗后1、2个月红斑面积、血红素指数、凹陷指 数、最大深度均低于对照组(P <0.05);观察组治疗后角质层含水量、表皮油脂含量高于对照组,经皮 水分丢失量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4.65%)低于对照组(19.05%)(P<0.05)。 结论 强脉冲光联合海藻酸钠修护敷料治疗敏感性皮肤面部红斑效果较好,能有效修复皮肤屏障,同时可 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安全性高,值得临床应用。
2025, 34(5):109. DOI: 10.3969/j.issn.1004-4949.2025.05.026
摘要:目的 探讨金蝉止痒胶囊对慢性湿疹患者皮肤瘙痒情况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3年1月-12月耒阳市 人民医院收治的62例慢性湿疹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1例。两组均 采取常规治疗,对照组予以马来酸氯苯那敏片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予以金蝉止痒胶囊治疗,比 较两组治疗效果、皮损评分、瘙痒评分、治疗效果维持时间、VAS评分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观 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6.77%,高于对照组的77.42%(P<0.05);观察组治疗后皮损评分及瘙痒评分低于对 照组(P <0.05);观察组治疗效果维持时间优于对照组(P <0.05);观察组治疗后VAS评分低于对照组 (P <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6.45%,低于对照组的25.81%(P<0.05)。结论 金蝉止痒胶囊可减 轻慢性湿疹患者皮肤瘙痒、皮疹等症状,提高治疗效果,且维持效果较好,不良反应发生几率较低。
2025, 34(5):113. DOI: 10.3969/j.issn.1004-4949.2025.05.027
摘要:目的 探讨注射A型肉毒毒素联合眼袋整形术对眼袋患者眼袋膨出情况的影响。方法 选择2022年 2月-2024年1月我院诊治的70例眼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试验组,各35例。 对照组行常规眼袋整形术治疗,试验组行注射A型肉毒毒素联合眼袋整形术治疗,比较两组眼袋膨出情 况、治疗满意度、皮肤松弛情况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两组治疗6个月后眼袋膨出评分低于治疗前,且 试验组治疗6个月后眼袋膨出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治疗6个月后治疗满意度为100.00%,高于 对照组的85.71%(P<0.05);两组治疗6个月后皮肤松弛评分低于治疗前,且试验组治疗6个月后皮肤松弛评 分低于对照组(P <0.05);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注射A型肉毒 毒素联合眼袋整形术在眼袋患者中的应用具有较高安全性,还可改善患者眼袋膨出状况与皮肤松弛状况, 进而提高患者满意度。
2025, 34(5):117. DOI: 10.3969/j.issn.1004-4949.2025.05.028
摘要:目的 探讨老年眼部整形患者患者接受四步法眼袋整形术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 选取2022年1 月-2024年2月陕西省皮防所医院医学美容中心接受眼部整形治疗的160例老年患者,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将 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80例。对照组采用下脸皮肤入路进行眼袋整形术,观察组采用四步法眼袋 整形术,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眼部症状积分、并发症发生情况及治疗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 (95.00%)高于对照组(77.50%)(P <0.05);观察组治疗后下睑皮肤下垂、松弛及臃肿症状积分均低于 对照组(P <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2.50%)低于对照组(20.00%)(P <0.05);观察组治疗满意 度(90.00%)高于对照组(75.00%)(P<0.05)。结论 四步法眼袋整形术在老年人群中具有良好的治疗效 果,可有效改善患者下睑皮肤松弛、下垂和臃肿等问题,降低并发症发生风险,提升患者治疗满意度。
2025, 34(5):121. DOI: 10.3969/j.issn.1004-4949.2025.05.029
摘要:目的 探讨在鼻尖肥大整形术患者中应用鼻翼软骨移植对其术后鼻尖形态及鼻部生理功能的影 响。方法 选择2023年1月-2024年1月于宁波海曙熙美医疗美容门诊部行鼻尖肥大整形术的80例患者为研 究对象,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传统鼻尖整形术,试验组采用鼻翼软 骨移植辅助的鼻尖整形术,比较两组鼻尖形态、鼻部生理功能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试验组术后3个月鼻 尖高度、宽度及鼻翼形态评分均优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术后3个月鼻通气量、嗅觉阈值及鼻腔湿度 均优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并发症发生率为12.50%,低于对照组的30.00%(P <0.05)。结论 在鼻尖 肥大整形术患者中应用鼻翼软骨移植能够有效改善鼻尖形态,促进鼻部生理功能恢复,同时有利于降低并 发症发生几率,值得临床应用。
2025, 34(5):125. DOI: 10.3969/j.issn.1004-4949.2025.05.030
摘要:目的 分析双眼皮美容手术中应用微创小切口对患者疼痛情况、不良情绪的影响。方法 选取 2022年3月-2023年3月于上海联合丽格医疗门诊部接受治疗的200例双眼皮美容手术患者为研究对象,以 治疗方式的差异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100例。对照组进行常规双眼皮切开法治疗,观察组进行微创 小切口双眼皮切开法治疗,比较两组疼痛情况、不良情绪、围术期相关指标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术 后1 、2 、3 h V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术后焦虑、抑郁评分均低于 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伤口愈合时间、首次下床活动时 间以及住院时间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1.00%)低于 对照组(8.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双眼皮美容手术中应用微创小切口方案可降低患 者疼痛度和并发症发生率,改善患者不良情绪,利于促进患者恢复。
2025, 34(5):129. DOI: 10.3969/j.issn.1004-4949.2025.05.031
摘要:目的 探究在鼻整形手术中应用自体肋软骨的效果。方法 选取2022年7月-2024年6月于我院行鼻 整形手术的11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55例。对照组采用硅胶或聚 四氟乙烯膨体填充治疗,试验组采用自体肋软骨填充治疗,比较两组鼻尖突出度、创面愈合时间、住院时 间、鼻部塑形效果、并发症发生情况及满意度。结果 试验组术后鼻尖突出度高于对照组(P<0.05);试 验组创面愈合时间、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鼻尖活动度、自然美观度、鼻型立体感、鼻梁 挺拔感、鼻孔直径、鼻尖饱满度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并发症发生率(1.82%)低于对照组 (12.73%)(P<0.05);试验组出院时及术后1、3、6个月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鼻整形手 术中应用自体肋软骨填充可有效改善鼻尖突出度,提升鼻部塑形效果,有利于缩短创面愈合时间及住院时 间,且术后并发症发生几率较低,应用有效性及安全性均较高。
2025, 34(5):133. DOI: 10.3969/j.issn.1004-4949.2025.05.032
摘要:目的 探讨在以咬合关系为导向牙列缺损种植修复中应用数字化技术的效果。方法 选择2021年 10月-2023年10月我院收治的80例牙列缺损患者为研究对象,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常规组和试验组, 每组40例。常规组应用传统种植修复治疗,试验组应用基于数字化技术以咬合关系为导向的种植修复治 疗,比较两组咬合功能、种植体稳定性、手术时间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试验组术后3个月咬合力及 咀嚼效率均优于常规组(P <0.05);试验组ISQ值高于常规组(P <0.05);试验组手术时间短于常规组 (P<0.05);试验组并发症发生率为2.50%,低于常规组的17.50%(P<0.05)。结论 相比于传统种植修复治 疗,数字化技术在以咬合关系为导向牙列缺损种植修复中的应用效果更佳,其手术时间更短,可有效改善 患者咬合功能及种植体稳定性,且修复后并发症发生几率较低,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式。
2025, 34(5):137. DOI: 10.3969/j.issn.1004-4949.2025.05.033
摘要:目的 分析牙齿修复中应用二氧化锆全瓷冠和钴铬合金烤瓷冠对患者美观度及牙周指标的影响。 方法 选取2021年1月-2024年1月我院收治的108例牙齿修复患者为研究对象,经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 组(n =54)和观察组(n =54)。对照组应用钴铬合金烤瓷冠,观察组应用二氧化锆全瓷冠,比较两组美 观度、牙周指标、龈沟液指标、生活质量、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面部情况、整体美观度、牙体外 形、牙体色泽评分高于对照组(P <0.05);观察组干预后PLI、SBI、PD低于对照组(P <0.05);观 察组干预后GCF量、YKL-40、抵抗素低于对照组(P <0.05);观察组干预后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对照 组(P <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1.85%,低于对照组的12.96%(P <0.05)。结论 针对牙齿修复患 者,使用二氧化锆全瓷冠能够有效减少并发症,改善牙周指标和龈沟液指标,且有助于提升牙齿美观度及 整体修复效果,值得临床应用。
2025, 34(5):141. DOI: 10.3969/j.issn.1004-4949.2025.05.034
摘要:目的 探究对外伤冠折露髓年轻恒前牙患者采取断冠再接术联合活髓切断术治疗对其牙齿美观性 及牙周指标的影响。方法 选择沭阳仁慈医院2022年10月-2024年9月收治的106例外伤冠折露髓年轻恒前 牙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式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3例。对照组给予树脂修复治疗,观 察组给予断冠再接术联合活髓切断术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牙齿美观性、牙周指标及不良反应发 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8.11%,高于对照组的84.91%(P <0.05);观察组治疗后牙齿颜 色、边缘密闭性、整齐性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 <0.05);观察组治疗后菌斑指数、龈沟出血指数均低于 对照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外伤冠折露髓年 轻恒前牙患者采取断冠再接术联合活髓切断术治疗的效果良好,可有效提升牙齿美观性,改善牙周指标, 且不会增加不良反应发生风险,值得临床应用。
2025, 34(5):145. DOI: 10.3969/j.issn.1004-4949.2025.05.035
摘要:目的 比较3M树脂和幻彩光固化复合树脂充填修复前牙切角缺损对患者美观度的影响。方法 选 取淄博市张店区房镇镇卫生院2022年1月-2024年1月收治的80例前牙切角缺损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 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予以幻彩光固化复合树脂充填治疗,观察组予以3M树脂 充填治疗,比较两组填充效果、修复效果、牙周相关指标、美观度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填充 总有效率为97.50%,高于对照组的85.00%(P <0.05);观察组修复体完整率、边缘密合率、色泽协调率均 高于对照组(P <0.05);观察组GI、PLI、龈沟探诊深度低于对照组(P <0.05);观察组治疗后PES评分 高于对照组(P <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0,低于对照组的10.00%(P <0.05)。结论 3M树脂和幻 彩光固化复合树脂充填在前牙切角缺损中均有一定的美学修复效果,但3M树脂填充干预效果更佳,美观 度及牙周健康状况更好,同时并发症发生风险较低,值得临床应用。
2025, 34(5):149. DOI: 10.3969/j.issn.1004-4949.2025.05.036
摘要:目的 比较普通光固化复合树脂和纳米复合树脂在前牙美容修复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22年 1月-2024年1月滕州市中心人民医院收治的100例行前牙美容修复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 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应用普通光固化复合树脂进行修复,观察组应用纳米复合树脂进行 修复,比较两组牙周健康指标、前牙美学效果、并发症发生率及修复满意度。结果 两组修复后PLI、GI、 SBI水平均低于修复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 <0.05);观察组修复后WES评分、PES评分高于对照组 (P <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 <0.05);观察组美观度、舒适度、修复体色泽和形态 满意度占比高于对照组(P <0.05)。结论 相较于普通光固化复合树脂材料,纳米复合树脂材料在前牙美 容修复中的应用效果更优,其可提升患者牙周健康状况,提高修复美观度,降低并发症发生率,且患者对 修复满意度较高。
2025, 34(5):153. DOI: 10.3969/j.issn.1004-4949.2025.05.037
摘要:目的 探讨护理质量改善专项在创面负压治疗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24年5月-10月江门 市人民医院烧伤整形外科收治的66例接受护理质量改善专项管理的创面负压治疗患者设为干预组,将2024年 3月-4月31例接受常规护理的创面负压治疗患者设为对照组,比较两组创面负压治疗管理达标率、住院满 意度、疼痛评分、管理异常情况发生率、护理操作水平及理论知识评分。结果 干预组创面负压治疗管理 达标率、住院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 <0.05);干预组疼痛评分低于对照组(P <0.05);干预组创面负压 治疗管理异常情况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 <0.05);干预组护理人员创面负压治疗的护理理论及操作评分 高于对照组(P <0.05)。结论 在创面负压治疗的护理管理中,护理质量改善专项能够提高护理服务质 量,减少异常情况发生风险,减轻患者痛苦,促进创面愈合,提高住院满意率。
2025, 34(5):158. DOI: 10.3969/j.issn.1004-4949.2025.05.038
摘要:目的 探讨在颌面部外伤患者中应用目标责任制护理对其美容整形清创缝合术后瘢痕恢复情况的 影响。方法 选取2022年9月-2023年10月于天门市第一人民医院行美容整形清创缝合术治疗的68例颌面部 外伤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参照组和研究组,每组34例。参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试 验组采用目标责任制护理,比较两组应激反应、瘢痕恢复情况、生活质量、护理满意度及心理状态。 结果 试验组干预后瘢痕色泽、血管分布、厚度及柔软度评分均低于参照组(P <0.05);试验组干 预后应激反应各项评分均低于参照组(P <0.05);试验组干预后生活质量各维度评分均高于参照组 (P <0.05);试验组护理满意度为94.12%,高于参照组的70.59%(P <0.05);试验组SDS、SAS评分均低 于参照组(P <0.05)。结论 在颌面部外伤患者中应用目标责任制护理能够改善其美容整形清创缝合术后 瘢痕恢复情况,减轻应激反应及负面心理,有利于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及护理满意度。
2025, 34(5):163. DOI: 10.3969/j.issn.1004-4949.2025.05.039
摘要:目的 分析在先天性小耳畸形全耳廓再造术患者中应用基于临床路径的护理模式的效果。方法 选 取2022年7月-2023年7月于本院行全耳廓再造术治疗的98例先天性小耳畸形患者为研究对象,以随机数字表 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49例。对照组开展常规护理,研究组开展基于临床路径的护理模式,比较两组恢 复情况、不良情绪、耳廓形态美学满意度、并发症发生情况及疼痛程度。结果 研究组术后活动时间、住院 时间及创面恢复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护理后SAS、SD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研 究组耳廓形态美学满意度(93.88%)高于对照组(77.55%)(P<0.05);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8.16%)低于 对照组(24.49%)(P<0.05);研究组术后3、5 d及出院时V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在先 天性小耳畸形全耳廓再造术患者中应用基于临床路径的护理模式可有效缓解术后疼痛,减轻患者的心理压 力,同时能够降低并发症发生风险,有利于提高耳廓形态美学满意度,值得临床应用。
2025, 34(5):168. DOI: 10.3969/j.issn.1004-4949.2025.05.040
摘要:目的 分析动机行为转化下的多轨道专科护理干预对颜面部肿瘤患者瘢痕美观度的影响。方法 选 取2021年6月-2024年6月我院诊治的50例颜面部肿瘤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 察组,每组25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动机行为转化下的多轨道专科护理, 比较两组瘢痕美观度、情绪状态、自我护理能力、生活质量、护理依从性、护理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护理 后VSS、PSA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护理后SAS、SDS评分低于对照组(P <0.05);观察组 ESCA各维度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 <0.05);观察组GQOLI-74各维度评分高于对照组(P <0.05);观 察组护理依从性为96.00%,高于对照组的76.00%(P <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为100.00%,高于对照 组的84.00%(P <0.05)。结论 在颜面部肿瘤患者中,应用动机行为转化下的多轨道专科护理加强干预, 有助于缓解其不良情绪,加强自我护理能力,提高护理依从性,改善美观程度,促进生活质量和护理满意 度提升。
2025, 34(5):173. DOI: 10.3969/j.issn.1004-4949.2025.05.041
摘要:目的 分析基于微信平台的多学科协作的个性化护理对前牙反合患者牙周健康、美学效果的影 响。方法 选择合肥市口腔医院2023年5月-2024年5月前牙反合患者100例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 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基于微信平台的多学科协作的个性 化护理,比较两组牙周健康、美学效果、护理依从性、护理满意度、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牙 周袋深度、牙龈指数、菌斑指数评分均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颜色匹配、形态轮廓、光泽质地 评分均优于对照组(P <0.05);观察组复诊次数、口腔清洁频率均优于对照组(P <0.05);观察组护 理满意度(100.00%)优于对照组(88.00%)(P <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2.00%)低于对照组 (14.00%)(P<0.05)。结论 基于微信平台的多学科协作的个性化护理能提升无托槽隐形矫治患者的牙 周健康、美学效果以及治疗依从性,并降低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值得应用。
2025, 34(5):178. DOI: 10.3969/j.issn.1004-4949.2025.05.042
摘要:目的 研究口腔正畸患者接受基于多维度协同的递进式护理对其牙齿美观度的影响。方法 选取 2021年7月-2023年7月中日友好医院收治的口腔正畸患者90例作为研究对象,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 和观察组,每组45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基于多维度协同的递进式护理,比 较两组美学效果、牙龈健康指数[牙周袋深度(PD)、菌斑指数(PLI)和牙龈出血指数(BI)]、牙齿质地(牙釉质 厚度、粗糙度)、龈沟液炎症因子[白细胞介素-6(IL-6)和白细胞介素-8(IL-8)]及护理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干 预后红色美学各维度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干预后白色美学各维度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 观察组干预后PD、BI和PLI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干预后牙釉质厚度高于对照组,粗糙度低于对 照组(P<0.05);观察组干预后龈沟液IL-6、IL-8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护理总满意度为 97.78%,高于对照组的84.44%(P<0.05)。结论 基于多维度协同的递进式护理可提升口腔正畸患者美学 效果,改善牙龈健康指数、牙齿质地、龈沟液炎症因子,且患者满意度较高。
2025, 34(5):183. DOI: 10.3969/j.issn.1004-4949.2025.05.043
摘要:颞下颌紊乱病(TMD)是一种发生在颞下颌关节结构中以关节盘位置改变为主要表现的疾病, 颞下颌关节盘不可复性前移位(ADDWoR)是其中最为常见的类型,常累及盘、髁、凹之间的结构从而 引发颌面部畸形。这类问题需通过手术同时解决功能缺陷与美学缺陷。本文重点探讨关节镜与开放性手术 对ADDWoR的矫正原理及临床价值,并分析其对面部美观的影响。
2025, 34(5):187. DOI: 10.3969/j.issn.1004-4949.2025.05.044
摘要:随着数字化技术及口腔正畸学的逐步发展,3D打印技术凭借其个性化定制等优势,在口腔正畸 学中的应用日益广泛,不仅缩短了制造时间,同时降低了人工作业的误差,从而增强治疗的精准度,提高 患者的舒适度。本文通过整理与汇总相关文献报道,探讨3D打印技术在口腔正畸中的应用优势,并阐述 3D打印技术在正畸治疗中的实践应用,包括数字化模型、无托槽隐形矫治器、活动矫治器、舌侧托槽的制 作、3D打印转移托盘以及咬合板等方面的应用情况,同时关注3D打印技术在当前所面临的挑战,如材料 与工艺的局限性等,旨在为其在口腔科中的实践应用提供良好的依据与指导。
2025, 34(5):191. DOI: 10.3969/j.issn.1004-4949.2025.05.045
摘要:寻常型银屑病是一种常见的皮肤疾病,从中医辨证分型来看,血热证在其中占据较高比例。在 寻常型银屑病血热证的治疗中,中医方法展现出确切优势,以中药药浴法为例,该疗法具有无创、无需口 服给药的特点,药物可直接作用于皮肤病灶,通过药力调节全身及局部气血运行,从而达到治疗疾病的目 的。本文结合既往相关研究成果,总结了中药药浴在寻常型银屑病血热证患者中的应用现状,以期为临床 深入认识该疾病、明晰中药药浴治疗机制与方法提供参考。
2025, 34(5):195. DOI: 10.3969/j.issn.1004-4949.2025.05.046
摘要:正畸固定矫治是通过佩戴固定矫治器实现牙齿矫正,疗效确切,但矫正过程易引发多种并发症, 牙釉质脱矿即为常见类型之一。牙釉质脱矿临床常表现为牙齿表面呈现白垩色斑块,若未及时干预,随病 情进展可发展为龋齿,进而对患者口腔健康及正畸固定治疗效果产生负面影响。因此,强化牙釉质脱矿的防 治具有重要意义。随着医疗技术的持续进步,临床对牙釉质脱矿的研究不断深入。基于此,本文对牙釉质脱 矿对正畸固定矫治患者的影响及防治研究进展作一综述,以期为临床医师防治牙釉质脱矿提供参考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