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第3期优秀论文
  • 分享:

 

为了进一步激发作者的学术热情,提升理论研究水平,展现医学美容领域先进技术及研究成果,新的一年,我刊大幅度更新了证书样式,并在公众号平台提供证书查询功能,获奖者在公众号对话界面输入论文通讯作者或者第一作者即可查询到获奖证书。另外入选论文信息将在《医学美学美容》纸质期刊、官方网站等渠道同步展示,如需纸质版证书,可联系我部邮寄。经编辑部初评,专家评审,上级批准后,下列论文荣获《医学美学美容》2025年度优秀论文。

01

 
 

《中医非药物疗法治疗黄褐斑的临床研究进展》

 

 
 
 

作者:胡 蓉,冯雯琪,廖堂宇,徐永强

 

单位:四川省宜宾市中医医院

摘要:黄褐斑作为一种临床常见的损容性皮肤病,其难治愈、易复发的特性对患者的心理健康和生活质量造成了严重影响。作为中医学独具特色的治疗方法,中医非药物治疗以其安全性、有效性、经济性和简便性备受推崇。本文主要综述了中医非药物治疗黄褐斑的临床研究成果,以期为临床治疗该疾病提供有参考价值的指导。
 

 

02

 
 

《口腔正畸联合牙周基础治疗在牙周病致前牙移位患者中的应用及对牙周指标的影响》

 

 
 
 

作者:杜 娟

 

单位:1.江苏护理职业学院;2.淮安市博瑞口腔门诊部

摘要:目的 分析口腔正畸联合牙周基础治疗在牙周病致前牙移位患者中的应用及对牙周指标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2年10月-2023年10月于淮安市博瑞口腔门诊部治疗的牙周病致前牙移位患者共6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研究组,每组30例。对照组给予牙周基础治疗,研究组给予牙周基础治疗联合口腔正畸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疼痛程度、牙周指标和牙列情况。结果 研究组总有效率为90.00%,高于对照组的63.33%(P <0.05);研究组治疗后疼痛评分低于对照组,咀嚼功能、稳定程度、舒适程度以及美观程度评分高于对照组,且前牙覆盖、前牙覆牙合、牙槽骨高度、牙周袋深度以及探诊出血率均优于对照组(P <0.05)。结论 对于牙周病致前牙移位患者,在牙周基础治疗上联合口腔正畸可提升治疗结果,降低患者疼痛度,提升口腔健康状况,改善咀嚼功能,且舒适程度及美观程度较高。
 
 

 

03

 
 

氨基酮戊酸光动力疗法治疗日光性角化病的效果及安全性

 

 
 
 

作者:许 铃

 

单位:保山市人民医院

摘要:目的 观察不同浓度的氨基酮戊酸光动力疗法(ALA-PDT)治疗日光性角化病(AK)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 选取2021年6月-2023年5月保山市人民医院收治的48例AK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4例。两组均予以ALA-PDT治疗,对照组采用10%浓度药液,观察组采用20%浓度药液,比较两组临床疗效、不良反应发生率、疼痛程度评分。结果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1.67%,高于对照组的66.67%(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2.50%,低于对照组的45.83%(P <0.05);两组治疗4、12、48周后VAS评分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与10%浓度药液相比,20%浓度药液的ALA-PDT可提升AK治疗效果,减轻机体疼痛程度,且安全性较高。

 

 

 

04

 
 

改良式代金氏口饲法对口腔颌面外科术后患者舒适度的影响

 

 
 
 

作者:陈忠美

 

单位:兴义市人民医院口腔颌面外科

摘要:目的 探析改良式代金氏口饲法在口腔颌面外科术后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择2023年3月-2024年11月我院收治的口腔颌面外科术后患者68例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34例。对照组采取传统口饲法,研究组采取改良式代金氏口饲法,比较两组舒适度、营养支持干预满意度、进食疼痛程度、生活质量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研究组舒适度、营养支持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干预后进食VAS评分低于对照组,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P <0.05)。结论 针对口腔颌面外科术后患者,采取改良式代金氏口饲法可改善其营养指标,加强舒适度,缓解不适感,提升生活质量,并有利于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05

 
 

啮齿类和兔目类动物构建种植体周围炎模型的研究进展

 

 
 
 

作者:胡尔西代•伊力哈木江1,2,伊力达尔•吐尔洪3,倪霄风1,2,林 果4,程鲁晋1,2

 

单位:1.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附属口腔医院)口腔修复种植科;2.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口腔医学研究所;3.新疆军区总医院口腔科;4.新疆医科大学

摘要:种植体周围炎属于种植体周围组织的感染性疾病,但其感染的病理过程、炎症反应和病理过程尚不明确,因此仍需临床进一步研究。动物模型是研究种植体周围炎发病机制的重要工具,不同动物构建种植体周围炎模型可被用于基础实验研究。本文结合国内外学者近年研究进展,围绕种植体周围炎动物模型的不同品系、种植体的尺寸选择和植入位点、植体周围炎诱导方法、种植体周围炎影像学评价指标和应用方向5个方面研究进行综述,旨在为相关学者提供参考。
 
 

 

恭喜本期获奖者们,期待更多优秀来稿!

发布日期:2025-03-26浏览次数: